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病理科是北大国际医院最早开设、重要的平台性科室之一,自2014年成立以来,经过10余年的不断发展进步,目前已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病理科,病理检查量逐年增加,2024年外检量超4万例。科室除完成全院临床各个科室送检的病理标本检查工作,同时承接外院疑难病理会诊工作,并可通过互联网平台接收北大医疗集团相关医院的远程会诊。
病理科多年来一直注重病理亚专科建设,在淋巴造血、乳腺、胸肺、腹膜后、神经、消化、皮肤、甲状腺、细胞学及妇产科病理等亚专科中培养了专门人才,具有较高的诊断水平。近年来不断推出新的分子检测项目,为肿瘤的筛查及早诊早治、疑难病例诊断以及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重要保障。病理科已形成从病理形态、到免疫标记再到进一步深入的分子检测分析的综合诊断平台,助力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在近2000平方米、设计科学先进的空间环境中,科室拥有现代化的大型常规病理技术设备、包含液基薄层技术的细胞技术室、开展有数百种抗体染色以及肿瘤伴随诊断项目的自动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室、荧光原位杂交室、BSL2级分子病理室,以及辅助实现远程病理及人工智能辅助病理诊断技术开发的先进数字化切片扫描系统。
现代化常规病理技术室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室
分子病理室
业务学习及读片
淋巴造血系统病理学:专长包括恶性淋巴瘤病理诊断、骨髓活检病理诊断等。荧光原位杂交等分子技术已稳定运用于辅助淋巴瘤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病理学:包括神经系统肿瘤及非肿瘤性疾病的病理学诊断,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学研究等。1p/19q联合缺失、BRAF融合、EGFR扩增等FISH检测技术已应用于指导胶质瘤分子分型。
乳腺疾病病理学:乳腺疾病粗针穿刺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乳腺癌全面病理学诊断评估。包括雌、孕激素受体(ER/PR)和HER-2在内的乳腺癌预后预测因子的准确评估;免疫组织化学标准化检测技术;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标本的病理学评估等重要内容。HER-2基因FISH检测技术已稳定运用于指导临床对于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应用。
消化系统病理学: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标本规范化病理学诊断,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癌的规范病理诊断,胃癌、大肠癌、胃肠间质瘤等肿瘤的病理学诊断和分子评估,肝胆胰肿瘤的病理诊断,遗传性肿瘤患者筛查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MR)检测等。
骨与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开展骨及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尤其专长于腹膜后软组织肿瘤的病理诊断,开展MDM2、DDIT3、EWSR1、SS18等软组织肿瘤相关基因的FISH检测技术。
分子病理学:目前已开展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原位杂交(ISH)、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FISH)、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ARMS、Super-ARMS)等技术。这些高质量的检测技术项目均已成功运用于临床。
其他有专人负责的重要的亚专科病理学领域还包括非妇科细胞学病理诊断、甲状腺疾病病理诊断、皮肤病理学、胸部肿瘤病理学、泌尿系统肿瘤病理学等。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京ICP备150619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