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新闻 -> 媒体报道
医院新闻
《医师报》致敬中国医师节 |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特色学科专家团队:把“有温度的医疗”融入每一个细节中

导读 :

关键词 : [患者, 治疗, 教授, 医疗, 手术]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管颜青)“我睡了一觉,一次手术,完成两项任务,这是很多医院都不能提供的服务,并且丝毫没有痛苦,真好!”83岁的于阿姨在分享自己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治疗体验时洋溢着舒心的笑容。她刚在镇静下进行了经食道超声检查,并在随后的全麻下做了原本需要两次手术才能做的射频消融治疗和左心耳封堵术,术后感觉良好,浑身轻松。

六年前,于阿姨检查出频发房早、持续性房速、阵发性房颤等病症。这些年,她多次辗转各大医院进行药物复律和电复律治疗,但以往的检查过程使她痛苦不已,术后不适感也较为强烈。最近,她的上述症状再次出现,由于年岁已高,且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重合并症,很多医院都不能为她进行手术。对于手术心有余悸的她慕名来到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寻医问药,没想到享受到了一场“舒适化医疗”带来的良好体验。

“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近年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围绕“以患者诉求为中心,打造有温度的服务体系”的服务理念,全面升级患者诊疗体验,致力于减少患者痛苦和就医不便,将精湛的医术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融入每一个诊疗细节中,彰显“博爱、尊重、精勤、卓越”的医疗特色魅力。

在8.19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医师报》记者走进这所以建设国际一流医院为使命的医院,专访了特色诊疗中心中的四位特色学科专家,请他们讲述各大中心独特的诊疗特色和背后的故事。

肿瘤内科主任梁军教授:

夯实学科基础 接轨一流国际平台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梁军教授介绍说,肿瘤中心最大的特点是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紧跟国际前沿,系统地为患者提供各类恶性肿瘤的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CT引导下穿刺、调强放疗、各类微创治疗、免疫治疗、姑息支持治疗等多位一体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同时科室参与多项关于肿瘤治疗的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治疗药物涵盖新药及已上市药物的前沿疗法,在成人各种肿瘤的综合诊治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我们最近在肿瘤生物学,特别是在细胞治疗、疫苗治疗等领域尝试了一些新探索。例如,应用CRISPR/Cas9的研究从基因层面寻找药物耐药的原因和肿瘤发生的机制。这些研究都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梁军教授认为,肿瘤中心的发展关键是夯实学科基础,不少医生“一手抓临床问题,一手抓基础实验”,这样才能打造特色鲜明、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向着“国际一流”的愿景迈进。

学科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目前肿瘤中心与医院坚持的“双轨制”同步,对内进行人才培养,对外引进优秀人才,目前已引进多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专家和青年才俊。作为北京大学对外开放的窗口,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近年来联合MD安德森肿瘤中心、克利夫兰等国际一流医疗中心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人才培养和科研交流。

与此同时,梁军教授带领肿瘤中心积极探索对患者的医学人文关怀。2022年6月,肿瘤中心召开了CINV(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规范化管理病房项目启动会,将通过当下的“无呕病房”以及后续的“无痛病房”、“无营养不良病房”的一系列建设,推动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规范化治疗,让更多的肿瘤患者不会因为呕吐而终止治疗,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妇产科部主任医师高国兰教授:

在健康中寻价值 差异中谋发展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妇产科部是国内综合实力较强的妇产科疾病诊治中心。在采访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妇产科部主任医师高国兰教授时,她先向记者抛出了一个场景假设,“如果你是患者,你选择一家医院时你会考虑什么?”

在高国兰教授看来,患者首先考虑的是医疗质量,疾病能不能看准,其次服务质量,最后是医疗价格。其中,最重要的是医疗质量。

由于国内大多数的医院能解决90%上常见病、多发病,高国兰教授认为,要在健康中寻价值,差异中谋发展。在医疗水平上,医院不仅要能解决妇产科常见病的诊治外,还要重点打造特色亚专科建设。

“以无痛分娩为例,在产科蔺莉主任的带领下,麻醉科姚兰主任的支持下,无痛分娩比例在北京地区名列前茅。要知道,中国总体的无痛分娩比例不到20%,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能达到77%,这是遥遥领先的。”高国兰教授介绍说,除了无痛分娩外,妇产科部近期开设了更年期专病门诊。据了解,超过75%更年期的女性会出现潮热、月经不调、盗汗、情绪低落等更年期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更年期专病门诊可帮助更年期女性改善症状,树立自信,焕发活力。

接下来,她还将推动开设盆底门诊,得益于自己曾带领团队开设国内首家妇科尿失禁门诊的经验,盆底门诊将致力于解决来自国内数千万老年女性的尿失禁、尿潴留、慢性盆腔痛、盆腔脏器脱垂等健康困扰。

在服务质量上,围绕医院提出的“打造有温度的医院,创造有价值的医疗”服务理念,妇产科部也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医疗服务保障以及健康管理。例如,2021年,妇产科部开启产待一体化病房,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五对一的分娩团队,即:儿科医生、产科医生、助产士、护士、麻醉师共同服务一位产妇,使待产的新妈妈们无需在病房和产房之间更换,全程都可以有家人陪伴左右。

心外科主任许建屏教授:

回归救死扶伤初心 为患者争取生机

在收治危急重症患者方面上,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心脏中心心外科是出了名的。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心外科主任许建屏教授带领下,2017年建科至今,在短时间内已完成逾千例各类心脏手术,且多为危重复杂患者,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优异治疗效果。

“虽然我们每年的手术总量不是太多,三四百台,但危重复杂患者比例高达40%。虽然没有这方面的数据统计,但我想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并且成功率很高,死亡率仅2%。”许建屏教授介绍说,心外科骨干外科医师均来自阜外及安贞医院,是一支具临床经验、敢于拼搏的年轻队伍,不仅精进于瓣膜、搭桥等常规心脏外科手术,对于各类复杂疑难心脏疾病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许建屏教授表示,在救治危急重症患者时,除了需要精湛的医术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外,最重要是要怀着一颗敬佑生命的心,站在患者角度换位思考。

“治疗重症患者是一件身心俱疲的事情,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和体力,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我们要站在患者和患者家属的角度思考,从救死扶伤的初心出发。”许建屏教授说,曾有一位患瓣膜病、心内膜炎的患者,刚来的时候肺部感染非常严重。常规手术在有感染的情况下,通常是不开刀的,但如果不手术,患者很可能死亡。许建屏教授提议将患者转到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然而两周过后,患者的状况依然没有什么改善。正在犹豫不决时,他看到了患者眼中对生命的渴望。许建屏教授认为,如果这个患者不尽快手术他很快就会死亡,于是毅然决定,即使有手术失败的风险,也要为患者治疗,最终患者痊愈出院。

从医几十年来,这样的故事太多了。他最常思考的就是“救不救,怎么救,但如果自己不救,患者就会失去唯一治疗的机会,所以他总是选择迎难而上。在他的带领下,心外科团队不断攻坚克难,深得众多患者的信赖。

麻醉科、疼痛科主任姚兰教授:

做患者的朋友 外科医生的“定海神针”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麻醉科主任、疼痛科主任姚兰教授带领的麻醉团队被医院的外科医生称为“定海神针”。这是因为他们是手术安全的护航者,为外科医生创造最佳的手术条件,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无痛、舒适的治疗环境。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各个科室都拥有中国最顶级的专家。在这样的平台上,我们麻醉团队能够与心外科许建屏教授、神经外科赵元立教授、腹膜后肿瘤外科罗成华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合作,配合完成了很多医学界公认的高难度手术、高风险麻醉,创造出围术期麻醉管理的奇迹。”姚兰教授介绍说,“麻醉科一路走来8个年头,我们帮助了很多危急重症的患者安全度过手术麻醉关,助力患者得以治疗及顺利康复。他们在康复后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让我们非常骄傲,我们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帮到每一个患者。”

随着人民对医疗品质的要求提升,麻醉医师正在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强项,为患者创造最佳的检查、治疗条件。如今,姚兰教授正积极推广“舒适化医疗”的理念。

“我是医生,我更关注患者的感受,关心他们是否舒适。以往无论是检查还是手术,患者感到紧张、焦虑在所难免,加之疾病带来的躯体、心理的痛苦不适,都会给患者带来不良的记忆。”姚兰教授说,随着麻醉疼痛学科的发展,现在可以通过多种镇痛方法和治疗手段来帮助儿童、失能老人的相关检查配合、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处理……打造一个从分娩镇痛迎接新生儿呱呱坠地到晚期肿瘤患者有尊严的生活的360度舒适化医疗体系,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曾有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慕名找到姚兰教授,她非常担心自己在分娩的过程中,因为疼痛喊破喉咙而影响赖以生存的嗓音。为此,姚兰教授和蔺莉主任合作,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无痛分娩方案,整个分娩过程中毫无痛苦。随后,这位歌唱家在朋友圈写道,“什么是现代文明,我认为其中之一是分娩镇痛。”

这是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打造“舒适化医疗”的鲜活案例,是全体医务人员全力以赴为患者美好生活保驾护航的诠释。姚兰教授说,“我们非常希望用精湛的医术、精诚的服务,来满足患者不同层级的医疗需求,打响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这张闪亮的名片。” 2022年8月19日,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如期而至。今年节日主题是“‘医’心向党、踔厉奋进”!

为进一步推动健康中国行动有关工作落地,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医院和医务工作者作为医疗的主阵地、主力军,要发挥好示范作用——做到“健康中国 医者先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国家卫健委、教育部、交通运输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的通知》,倡导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加快推动群众性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由此,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医师报社联合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于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联动北、上、广、杭四城地铁,开展“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主题公益巡展活动。

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命园路1号  邮编:102206  总机电话:010-69006666  客服电话:010-69006900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京ICP1506197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954号